债信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 什么是债信文化
债信文化是一种自由
交易、借债还钱、损害赔偿的理念、传统和行为规范,用以支配和调节着人们之间的
信用关系和
信用行为。它形成于
商业社会或市场
社会,并随着
商业的发达和市场的进化而发展,与契约文化、
商业文化是同一种文化形态的不同表达和不同称谓。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债信文化是建立在个人
经济自由权利,特别是私人
产权得以明确界定,并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支持
社会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人们相互交往的风险和成本,形成一种可以扩展的合作秩序。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债信文化不只是在乡土
社会的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存在,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和全球范围以及陌生人之间发展。它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是一个人作为
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交往能力和秉性,不仅具有普适的性质,而且具有规范性内涵。
作为个人的一般思想,债信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缓慢地演变的,它要经受
时间的检验,并且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演化的,因而,这种演化不仅是边际性的,而且是路径依赖的。
作为一种共享的价值和一套规则体系,债信文化体现在一系列的制度规则上,成为调节人们
信用行为的机制。其中,有些制度规则可能是明晰的和正式的,但更多地是隐含的和非正式的,有的甚至要靠符号来支撑,它渗透在人们的血液里,融化在日常的习惯中,通过经验和实践而习得,并通过自发的遵从而发挥作用。
二 为什么提出和讨论债信文化
中国是一个缺少债信文化的国度,又是一个急待建立和发展债信文化的国度。尽管在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人无信义,无以立足;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以及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之类的箴言,但这充其量只存在于乡土
社区和乡亲熟人之间。因而,
中国人往往在乡土
社会是君子,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变成小人。尽管近代以来,随着工
商业的发展,
中国也曾经出现过高风险的
金融业,晋商票号的繁荣,其银票曾广泛流通,西至圣彼得堡,东达神户,其
信用之好,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上海、江浙一带民营资本的发展,也曾造就了近代
商业社会和市场制度的萌芽。但是,由于范围狭小,
时间短暂,再加上
环境的变故,它们不仅没有成长壮大,反而凋谢和枯萎了。
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还存有债信文化的某些要素,那么,建国后几十年的折腾,连传统中那一点点
信用也丢掉了。首先是对私人
产权的大规模的侵犯,特别是作为
政府的一种持续的制度性行为,其
结果是公有
产权的广泛普及和私人
产权的几近消灭;其次是对民间
信用的取缔和剿杀,以至在其鼎盛时期,个人的
金融决策及其与
金融机构的关系除了简单的现金储蓄以外,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
金融交易,个人之间也很少发生
信用往来和
金融交易;还有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对于种种失信行为的褒扬和对诚信行为的批判。于是,形成了一些与债信文化相悖的理念和传统,出现了很多背信弃义、食言悔诺的行为,如,借债不还,欠钱有利、有理,债权人怕债务人,逃废债;杀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及贪污腐败等等。甚至一些官员从
银行贷款为
政府搞建设,当
银行提请其还贷时,竟然十分诧异,不知道这里还有借债还钱一说。这样一来,
信用成为当前最稀缺的东西,我们的
社会几乎成为一种债信文化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