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将信用“泛道德化”

“信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守信义、重然诺”的传统美德,“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古语也都是关于信用的朴素表达。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信用的讨论只流于肤浅的道德层面,并且终于对具体人、事、物的简单批判。

  信用是本,道德为先。信用固然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种种令人生厌的乱相,也多源于人们道德的滑坡、信用的缺失。然而,撇去感性的泡沫,对于“信用”这个词,我们是否应该有理性的思索?它的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一定的规律?

  1988 年,武汉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生郭生祥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至2003 年,信用科学研究体系渐渐成型。在这一领域,郭生祥著述数百万字,其中包括信用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他本人也被列为信用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

  在美国冈查加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时,郭生祥的研究方向是货币流量学,借用保险精算的概念和工具来研究货币领域的一些概率模型和定量分析,从而为制定货币政策服务。这看起来似乎与“信用”二字毫无关联,但在郭生祥看来,不管是保险精算还是货币精算,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克服风险,而本质上,风险是因为信用才产生。那么,经济学是怎么看待信用的呢?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又会对现实产生什么样的启发呢?

  信用经济学,滥觞于此。

  自1996 年移民澳洲,郭生祥担任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下属的信用研究所主任,现任名誉主任、研究员。在他看来,澳洲这样的自由经济体,是研究信用科学的极好样本。他对信用科学的研究也一直延续至今,甚至还构想建立一所信用科技大学。

在学术上,郭生祥开创性地将信用研究引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信用区间的滚动循环

  信与不信总是纠缠着人类,到底我们要信到什么程度,不信到什么程度?这之间有没有什么比率关系的存在?有没有数学对称的完美性?存不存在着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这是信用经济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长期的研究中,郭生祥发现了信用区间滚动循环的规律,并为此创建了模型,以描述信用所处的各个区间。为感性的信用建立理性的模型,这听起来有点超乎想象,但却是郭生祥信用研究的一大特征。
1  2  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