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明年将淘汰磁条信用卡

本报专稿 (安峥)在美国,顾客拿到账单时,总是先掏出信用卡刷一下,然后潇洒地签上大名。不过,美国人即将与这种付款方式说再见。据《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2015年10月前,所有现在正在使用的美国信用卡都将寿终正寝,一种搭载 “芯片密码”(Chip-and-Pin)技术的新卡片将会接替原有信用卡。

  不再有黑色磁条,也无需用户在卡片上签字,新型信用卡采用“芯片密码”验证系统,消费者刷卡消费时,需要输入交易码,方能完成交易。目前,美国两家大型信用卡公司威士(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都承诺将使用新技术制作卡片。

  其实,“芯片密码”并不是新鲜玩意。早在数年前,欧洲人就已开始使用。该卡安全性远高于传统信用卡“磁条加签名”的组合,也便于追踪交易和打击欺诈。有评论称,美国的信用卡技术已落后欧洲等全球很多地区约10年时间。

  堂堂科技大国,为何会在信用卡技术上慢世界一拍?传统观点认为,过去,其他地区改换新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那些地区的信用卡欺诈率更高,他们想要通过换芯片卡来打击欺诈。第二,“芯片密码”支付系统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完成,即在未与银行联网的情况下卡和终端可以完成授权交易。在网络通信技术不甚发达的国家,这种离线支付格外有吸引力。反观美国,长期以来,上述两点都不能构成强大的驱动因素。首先,美国信用体系较为完善,磁条信用卡欺诈率一直较低;其次,美国拥有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磁条卡运作的成本远低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美国支付体系成熟,传统磁条卡渗透率太高,若想改换新卡,还面临改造成本高这一特殊挑战。

  然而,正是由于信用卡技术的老旧,近年来,美国已成为信用卡欺诈行为的温床。据报道,美国的信用卡交易量约占全球总交易量的四分之一,但信用卡诈骗案件的数量却几乎占全球一半。美国信用卡公司万事达的技术专家卡洛琳·巴尔法尼认为,一大批信用卡欺诈犯已把阵地从欧洲移向美国,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盗取信用卡信息竟然远比欧洲容易。据美国媒体报道,去年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在“塔吉特”和“尼曼”等大型连锁零售商店的消费者中,有7000万张信用卡号码被盗取。

  正因如此,美国此次“被迫”痛下决心大规模更换信用卡。“芯片密码”技术将大大提高持卡人消费的安全性。首先,它需要输入交易密码,这就大大降低了收银员耍猫腻盗取信用卡信息的机会。而在传统信用卡验证机制下,收银员很可能独自在后台记下卡号,或者事先对刷卡机的卡槽动手脚,然后在顾客眼前堂而皇之地将其磁条信息复制下来。其次,“芯片密码”信用卡将完全取代传统黑色磁条的作用,而后者由于成本较低、问世时间较长,已成为黑客入侵的重灾区。据美国科技网站Business Insider报道,法国在使用“芯片密码”信用卡后,信用卡盗用和欺诈案件发生率下降了约80%。
来源:解放日报